2025年5月8日早上,徐州医科大学校长郑骏年教授以“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为主题,为护理学院师生带来一堂深刻的思政课。护理学院党委书记冯文静、院长周芳、副书记阚仁建、副院长张小曼、韩静及教学办人员共同旁听学习,与护理学子共话新时代教育强国的使命与担当。
在课上,郑骏年校长回顾了徐州医科大学肿瘤生物治疗研究所的奋斗历程。1991年创立的肿瘤防治研究所,历经30余年发展,从仅有4760平方米的实验室起步,到如今建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细胞治疗药物研究所等14个省级以上平台,成为全球首家通过美国AABB国际认证的细胞治疗机构。“当年我们连病毒包装技术都要‘从零突破’,如今自主研发的CAR-T产品已治愈800余例患者,疗效超越国际标准。”郑校长以研究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程,诠释了教育强国建设中“科技支撑力”与“人才竞争力”的深刻内涵。
郑校长还特别提及2020年徐医附院用CAR-T技术治愈巴基斯坦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安朱姆的案例。该患者通过《柳叶刀·血液病学》了解到徐医双靶点CAR-T技术的突破性成果,跨国求医后获得完全缓解,最终重返工作岗位。“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医学教育‘国际影响力’的生动注脚!”郑校长指出,从2012年获得全国首个CAR-T专利,到建成9条原创细胞药物管线,徐医人用“十年磨一剑”的坚守,将论文写在救治生命的实践中。
“护理学科与肿瘤治疗的协同创新,正是‘社会协同力’的典范。”郑校长列举了护理团队在CAR-T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从细胞采集期的精准配合,到治疗期的心理疏导,再到跨国患者的文化关怀,护理人用“技术+温度”诠释了民生保障力的真谛。他寄语护理学子:“未来护理学科要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基因检测等前沿技术,在老年照护、慢病管理等领域打造‘徐医模式’。”
这堂思政课将徐医人的奋斗史转化为育人资源,郑校长的讲授让护理师生深刻认识到,建设教育强国既要‘顶天’攻关核心技术,更要‘立地’培养有温度的护理人才!”如今,徐医护理人正锚定“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卓越护理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