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麻醉护理作为医疗安全与患者舒适体验的关键保障,正日益凸显其重要作用。2024年12月21日,徐州医科大学隆重举办了麻醉护理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聚焦麻醉护理微专业建设与发展,汇聚了全国麻醉护理临床和教育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一重要领域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会议由护理学院院长周芳教授主持,她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阐述了麻醉护理微专业建设在当前医疗环境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推进,麻醉护理在群众舒适化医疗服务中的角色愈发关键,但现有麻醉护士的人才储备与需求间存在显著差距。徐州医科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推进麻醉护理微专业的建设,旨在通过聚焦麻醉护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利用信息化平台提供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麻醉护理人才需求。
2023级研究生尹馨同学在会上详细汇报了麻醉护理微专业的项目建设情况,其汇报内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在随后的论证环节,专家们依据自身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学分分配等多个维度为麻醉护理微专业建设出谋划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涂淑敏建议优化补充危机资源管理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护士长丁红则从临床角度出发,对麻醉护理微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提议通过临床案例分析来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徐州医科大学麻醉科主任医师赵林林强调了超声技术在麻醉护理中的重要性,并建议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张爱华对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给出了个人见解。南华大学尹心红教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微专业学时和学分的设置提出了思考。中华护理学会麻醉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刘婷强调了麻醉护理微专业在提升麻醉护士专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她指出,微专业的建设应更加聚焦和高效,以满足临床需求。
专家们一致认为,徐州医科大学麻醉护理微专业建设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是对传统麻醉护理教育模式的有力探索和重要创举。其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对于提升麻醉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意义深远。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渐进尾声,周芳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学院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认真梳理和采纳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麻醉护理微专业的建设。她指出,希望全国护理院校携手同行,构建一个开放、合作、共享的平台,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将麻醉护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让麻醉护理教育的创新成果能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应用。
作为全国麻醉护理教育的发源地,徐州医科大学在该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全国1/6的麻醉护士毕业于此,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办学规模、教学水平及毕业生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育人成果在全国15家麻醉护理教育单位和31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麻醉护理特色优势显著。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徐州医科大学麻醉护理微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持,更为全国麻醉护理教育树立了新的标杆,引领了全国麻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展望未来,徐州医科大学将继续秉承“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教育理念,持续探索实践,为培养高素质的麻醉护理人才,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